省政府发文支持聊城建大都市!
日前,小编从聊城市发改委获悉,省政府印发了山东省贯彻落实《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该意见重点支持加快聊城发展步伐。
支持聊城茌平、东阿撤县设区,构建“聊茌东”都市区!
支持聊城市重点打造济南—郑州—重庆发展轴重要节点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冀鲁豫三省交界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京津冀协同发展试验区、中原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和中国北方高品质示范城市;
临清市、高唐县开展国家级新型城镇化
争取聊城机场尽快开工建设,规划建设聊城高铁站
支持聊城市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国家级高新区,建设聊城大学质量学院。
支持聊城大学、齐鲁工大菏泽校区、菏泽学院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加快建设鲁西大学科技城。
到2020年,聊城、菏泽市经济实力和区域竞争力显著增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新型城镇化格局基本形成,聊城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力争达到56%,菏泽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力争达到53%;
到2025年,聊城、菏泽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全面形成,人口与经济集聚度进一步提高,城乡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城市经济、县域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区域竞争力显著增强。
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构建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农村社区“四点对接”的新型城镇体系。支持聊城茌平、东阿撤县设区,构建“聊茌东”都市区;支持菏泽市东明县、巨野县撤县设区,促进主城区与定陶一体化发展。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保障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与城镇居民拥有同等公共服务,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步伐。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推动农业人口向市县城区和重点镇集中。完善省、市财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机制,重点向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的县(市、区)倾斜。落实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村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优先保障聊城、菏泽两市。
支持聊城市重点打造济南—郑州—重庆发展轴重要节点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冀鲁豫三省交界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京津冀协同发展试验区、中原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和中国北方高品质示范城市;
东昌府区重点打造以旅游、文化、教育、医疗、商贸、生活居住为主的区域消费性服务中心;
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产业技术开发区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打造新旧动能转换创新创业示范区;
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突出休闲度假养生和旅游服务等功能,打造城市生活服务业中心。
坚持错位发展,发挥比较优势,以郓城县和临清市、高唐县、曹县开展国家级新型城镇化试点为重点,提升规划设计水平,突出自然与人文特色,优化县城空间布局和专业化分工,推动产业与生态融合发展,完善综合交通、供热供气、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提高教育医疗、健康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加快人口集聚,着力打造一批20-50万人以上的设施完善、宜居宜业、环境优美的中小城市。
培育一批现代农业、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电子商务、先进制造、民俗文化传承等特色小镇。到2020年,聊城、菏泽两市5-10万人的小城镇达到20个。
围绕优势产业、关键技术、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领域,深化政产学研用合作,依托聊城市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东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聊城分中心、聊城大学等平台,建设聊城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建设国家级铜铝冶炼及加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轴承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电线电缆检测中心,支持聊城市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国家级高新区,建设聊城大学质量学院。
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行动计划,鼓励支持中通客车、东阿阿胶、东明石化、步长制药等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平台和承担重大创新任务,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和龙头企业;加大省市支持力度,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组建创新联盟;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建立从事技术集成、熟化和工程化的中试基地;扶持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使之尽快成为高新技术企业;鼓励中小微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走“专精特新”路子,着力打造一批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隐形冠军”和“小巨人”企业。
加快建设聊城保税物流中心,支持聊城申建综合保税区,加快菏泽济铁物流园、青岛保税港区菏泽功能区、传化公路港等建设,大力发展空港物流、中转物流,建设国际物流大通道。做大做强聊城、菏泽金融板块,鼓励引进全国性、区域性金融机构,着力发展普惠金融,积极推进互联网金融规范发展,培育发展保险服务业,健全完善金融风险防控机制。提升牡丹文化、阿胶文化、水浒文化、黄河文化、祖源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旅游,着力打造“鲁风运河”“水浒故里”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加快大运河(聊城段)文化带建设,提升菏泽“牡丹之都、好汉之乡”旅游品牌影响力。加快建设聊城电子商务产业园、菏泽曹县e裳小镇等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菏泽鲁西南大数据产业城,支持菏泽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加快聊城市医养中心、阿胶养生文化苑、中国牡丹健康城、德智国际医养园等项目建设,打造特色养老基地。
注重品牌创建,积极争创“三品一标”,大力推广“聊·胜一筹”等农产品公共品牌,培育菏泽牡丹、鲁西黄牛、临清丁马甲鱼、冠县鸭梨、东阿黑毛驴、青山羊、曹县芦笋、曹州木瓜、陈集山药等区域特色品牌,加强农业企业品牌建设,积极开拓高端市场。
西部高铁新城——聊城版“雄安新区
依托国家铁路网、国家公路网、内河航运等重大项目建设,大力发展高速、高铁、航空等现代交通方式,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菏泽机场建设,围绕机场建设快速路网,提升机场辐射范围。
争取聊城机场尽快开工建设。积极推进济郑高铁济南至聊城段、京九高铁雄安新区至商丘段、鲁南高铁、聊泰铁路建设,加快推进聊城至邯郸至长治高速铁路、菏徐铁路前期工作;规划建设聊城高铁站、菏泽高铁站综合客运枢纽。加快推进德州至东阿高速公路。
德上高速公路巨野至单县段、枣菏高速公路菏泽段建设,推动公路网与区域交通干线相连接。提升干线公路技术等级,改造提升农村公路,推进农村骨干路网等级化。适时推进大运河聊城段建设,提升洙水河航道运输能力,加快菏泽新万福河等内河航道建设,建设菏泽(定陶)港。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重点加强黄河生态保护红线保护区管控,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推进城镇绿化、农田林网和绿色生态廊道建设,加强对东阿黄河森林公园、冠县马颊河林场、东明黄河森林公园、单县沙河林场等自然生态和林场生态保护,建设明清黄河故道、黄河等河流水系生态廊道,搞好黄河滩区、黄河故道和中小河道等湿地工程建设,建成雷泽湖、西城水库、金山地质地貌景观保护区等一批生态节点,保护天然植被和生物多样性。加强生态修复保护,实施地下水保护和超采漏斗区、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及平原防风固沙生态功能保护区造林等工程,突出抓好巨野煤田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严控基础性生态用地开发利用。支持聊城、菏泽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鼓励东阿、莘县等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加快完善现代教育体系,推进区域内多种形式教育合作,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支持聊城大学、齐鲁工大菏泽校区、菏泽学院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加快建设鲁西大学科技城。做大做强职业教育,建设产教融合、开放共享的职业教育园区,打造若干区域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特色职业教育基地和职业教育集团。鼓励中小学校利用数字教育资源,探索“互联网+教育”、“空中课堂”新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保障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平等就学。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强化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开发,建设人力资源高地。
高水平建设对外开放战略平台,加快培育若干规模大、特色鲜明、配套体系完善的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共建中原城市群联合招商和商贸合作平台。探索重点企业产能及产业工人输出海外的服务贸易新模式、新机制,支持组团参加各类国家级、国际性经贸交流活动,鼓励龙头企业合作开拓国际市场。提升菏泽国际牡丹节、中国林产品交易会、中国(莘县)瓜菜节等知名度,打造会展品牌,增强会展品牌影响力。
加大省区域战略推进专项资金、西部经济隆起带和省扶贫开发重点区域引进急需紧缺人才项目、“一圈一带”产业基金、新旧动能转换相关政策等对聊城、菏泽的支持力度,在资金投入、土地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予以倾斜。省有关部门要加强与中央有关部门对接,积极争取政策、资金、项目等支持。深化省内东西扶贫协作,加大结对帮扶力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专项建设资金投入和信贷支持力度,积极运用PPP模式、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加大对重大合作项目的融资支持力度。
来源:菏泽大生活、聊城发改委